鏈上變局

鏈上變局

北京質優 vs 廣東量多

中國區塊鏈版圖呈現奇特矛盾:廣東雖有17,599家「區塊鏈」公司(占全國62%),但僅5家躋身頂尖名單;北京僅88家註冊企業,卻有7家名列精英榜。數據顯示:標準差遠比平均值更重要。

冷知識:這些頂尖企業平均註冊資本達1757萬元人民幣——足以買下2,345張2010年的比特幣披薩,或半輛馬斯克tweet定價的特斯拉Model S。

資本變奏曲:礦機篇

樣本中出現93次資本相關變更,等同於每波BTC跌10%就重組公司架構。三大礦機巨頭領跑這場行政芭蕾:

  1. 比特大陸(Bitmain):創辦人內鬨聞名,當然也靠ASIC硬體賺錢
  2. 嘉楠科技(Canaan Creative):納斯達克上市後經歷三度更名才穩住陣腳
  3. MicroBT:註冊資本從10萬元暴增至2,015萬元,畢竟挖礦機不自己付錢啊!

給未來Crypto CEO的小提醒:打官司爭論實用模型專利,似乎已成新常態。

交易所麻煩與法規灰區

研究發現:

  • 火幣(Huobi)涉及18起訴訟(多為合約爭議)
  • 比特大陸涉入12件法律案件
  • 法院文件中出現「數位資產」交易卻無明確定義,法官也無法裁決

最關鍵的是,許多區塊鏈糾紛根本未進法庭——只因監管真空。下次有人跟你推銷「法規免疫」的加密專案?先查查他們的訴訟紀錄吧!

資料來源:PAData 分析天眼查企業資料,截至2019年11月

TradetheBlock

喜歡42.48K 訂閱893